A、 由機械損傷引起的電纜故障占電纜事故很大的比例。有些機械損傷很輕微,當時并未造成故障,要在數月甚至數年后損傷才發展成故障。造成電纜的機械損傷的主要原因有:
1.安裝時損傷。安裝時不小心碰傷電纜;機械牽引力過大拉傷電纜;過度彎曲折傷電纜。
2.直接受外力損傷。在安裝后的電纜路徑上或附近進行土建施工,使電纜直接受外力損傷。
3.行駛車輛的震動或沖擊性負荷也會造成地下電纜的鉛(鋁)包裂損。
4.因自然現象造成的損傷。如中間接頭或終端頭的內絕緣膠膨脹而脹裂外殼或電纜護套;裝在管口或支架上的電纜外皮擦傷;因土地沉降引起過大拉力,拉斷中間接頭或導體。
B、絕緣受潮后會引起電纜耐壓下降而產生故障。電纜受潮的主要原因有:
1.因接頭盒或終端盒結構不密封或安裝不良而導致進水。
2.電纜制造不良,金屬護套有小孔或裂縫。
3.金屬護套因被外物刺傷或腐蝕穿孔。
外力損傷 :在電纜的保管、運輸、敷設和運行過程中都可能遭受外力損傷,特別是已運行的直埋電纜,在其他工程的地面施工中易遭損傷。這類事故往往占電纜事故的50%。為避免這類事故,除加強電纜保管、運輸、敷設等各環節的工作質量外,更重要的是嚴格執行動土制度。
保護層腐蝕 :地下雜散電流的電化腐蝕或非中性土壤的化學腐蝕使保護層失效,失去對絕緣的保護作用。解決辦法是,在雜散電流密集區安裝排流設備;當電纜線路上的局部土壤含有損害電纜鉛包的化學物質時,應將這段電纜裝于管內,并用中性土壤作電纜的襯墊及覆蓋,還要在電纜上涂以瀝青。
過電壓、過負荷運行 :電纜電壓選擇不當、在運行中突然有高壓竄入或長期超負荷,都可能使電纜絕緣強度遭破壞,將電纜擊穿。這需要過加強巡視檢查、改善運行條件來及時解決。
戶外終端頭浸水 :因施工不良,絕緣膠未灌滿,致終端頭浸水,最終發生爆炸。因此要嚴格執行施工工藝規程,認真驗收;加強檢查和及時維修。終端頭漏油,破壞了密封結構,使電纜端部浸漬劑流失干枯,熱阻增加,絕緣加速老化,易吸收潮氣,造成熱擊穿。發現終端頭滲漏油時應加強巡視,嚴重時應停電重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