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導體的重量 = 截面積 * 導體比重(銅是8.89,鋁是2.7)
如 :銅電線120平方毫米計算 120*8.89=1066.8kg/km
2. 導體用量(Kg/Km)= d^2*0.785 * G * N * K1 * K2 * C
符號【^】表示:除號
“d“表示:導體線徑
“G”表示:導體比重
“N”表示:條數
“K1”表示:導體絞入率
“K2“表示:芯線絞入率
“ C”表示:絕緣芯線根數
3. 絕緣用量(Kg/Km)=(D^2 - d^2)* 0.7854 * G * C * K2
“D”表示:絕緣外徑
“d”表示:導體外徑
“G”表示:絕緣比重
“K2”表示:芯線絞入率
“C”表示:絕緣芯線根數
4. 外被用量(Kg/Km)= ( D1^2 - D^2 ) * 0.7854 * G
“D1”表示:完成外徑
“D”表示:上過程外徑
“G”表示:絕緣比重
5. 包帶用量(Kg/Km)= D^2 * 0.7854 * t * G * Z
“D”表示:上過程外徑
“t”表示:包帶厚度
“G”表示:包帶比重
“Z”表示:重疊率(1/4Lap = 1.25)
6. 纏繞用量(Kg/Km)= d^2 * 0.7854 * G * N * Z
“d”表示:導體線徑
“N”表示:條數
“G”表示:比重
“Z”表示:絞入率
7. 編織用量(Kg/Km)= d^2 * 0.7854 * T * N * G / cosθ
θ = atan( 2 * 3.1416 * ( D + d * 2 )) * 目數 / 25.4 / T
“d”表示:編織銅線徑
“T”表示:錠數
“N”表示:每錠條數
“G”表示:導體比重
常見材料比重:銅-8.89;銀-10.50;鋁-2.70;鋅-7.05;鎳-8.90;錫-7.30;鋼-7.80;鉛-11.40;鋁箔麥拉-1.80;紙-1.35;麥拉-1.37;PVC-1.45;LDPE-0.92;HDPE-0.96;PEF(發泡)-0.65;FRPE-1.7;Teflon(FEP)2.2;Nylon-0.97;PP-0.97;PU-1.21;棉布帶-0.55;PP繩-0.55;棉紗線-0.48
8. 護套厚度 = (擠護套后的周長—擠護套前的周長)/2π
9. 護套厚度 = (擠護套后的周長—擠護套前的周長)×0.1592
10. 絕緣厚度最薄點:標稱值×90%-0.1
11. 單芯護套最薄點:標稱值×85%-0.1
12. 多芯護套最薄點:標稱值×80%-0.2
13. 鋼絲鎧裝根數 ={π×(內護套外徑+鋼絲直徑)}÷(鋼絲直徑×λ)
14. 鋼絲鎧裝重量 = π×鋼絲直徑2×ρ×L×根數×λ
15. 絕緣及護套的重量 = π×(擠前外徑+厚度)×厚度×L×ρ
16. 鋼帶的重量 ={π×(繞包前的外徑+2×厚度-1) ×2×厚度×ρ×L}/(1+K)
17. 包帶的重量 ={π×(繞包前的外徑+層數×厚度)×層數×厚度×ρ×L}/(1±K)
其中:K為重疊率或間隙率,如為重疊,則是1-K;如為間隙,則是1+K
“ρ”表示:材料比重
“L” 表示:電纜長度
“λ”表示:絞入系數
一、礦物絕緣電纜的應用與設計
1. 設計應用時,礦物絕緣電纜與普通塑料電纜相比,布線方式更簡單,占用空間更小,敷設方式更多樣,只是型號不同而已。
2. 電纜明敷在建筑物空間,并有美觀要求的場所時,應設計成裸的,也可根據場合要求外套選用不同顏色的塑料或無鹵低煙料。
3. 有氨及氨氣或其它對銅有腐蝕作用的環境下,應設計成有塑料外護套的電纜。
4. 帶有塑料外套的電纜可同其他塑料類電纜共同敷設在同一橋架、電纜溝,電纜隧道或人能觸及的場所,但該裸電纜應單獨敷設,否則會對其他塑料等有機電纜造成影 響。
5. 電纜無需穿金屬管,單芯電纜不允許單獨穿管,特殊場合必須穿金屬管的線路,單芯電纜必須每組回路拼緊后再穿管,而且應設計成有塑料外護套的電纜。
6. 由于該電纜載流能力大,建議提高一個截面等級設計選用,35㎜2及以上可提高二個截面等級使用。
7. 由于該電纜銅護套可以作接地線用,建議以四芯礦物絕緣電纜用于三相五線制線路。
8. 當考慮到整個線路需減少采用中間聯接時,可將截面為25㎜2及以下的多芯電纜,設計成單芯電纜(根數等于多芯電纜的芯數),或將大規格單芯電纜設計成小規格 單芯電纜雙拼或多拼聯接,這樣都可以使電纜長度成倍增加。
9. 當某線路路徑較長,而在整個線路中有需用礦物絕緣電纜的部位,也有用普通塑料電纜的部位是,則可通過轉接箱予以轉換。
10. 電纜可用分支箱分支礦物絕緣電纜。
二、礦物絕緣電纜的敷設與安裝
l 礦物絕緣電纜敷設的一般要求
1. 礦物絕緣電纜敷設見國家建筑標準設計:礦物絕緣電纜敷設99D163
2. 電纜在敷設前,均應檢查電纜是否完好,絕緣電阻是否達到標準要求。
3. 在明敷部位,如果相同走向的電纜大、中、小規格都有,從整齊、美觀方面考慮,可按最小規格電纜標準要求固定,也可分檔距離固定。當電纜傾斜敷設時,電纜與垂直方向成30℃及以下時,按垂直間距固定;大于30℃時,按水平間距固定。
4. 電纜敷設時,在轉彎處、中間連接器兩側,有條件固定的應加以固定。
5. 計算敷設電纜所需長度時,應考慮留有1%的余量。
6. 對電纜在運行中可能遭受到機械損傷的部位,應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。
7. 單芯電纜敷設時,應逐根敷設,待每組布齊并矯直后,再作排列綁扎,綁扎間距1-1.5m為宜。
8. 電纜在對銅護套有腐蝕作用的環境中敷設時,或在部分埋地或穿管敷設時,應采用聚氯乙烯外護套或低煙無鹵外護套。
9. 布線過程中,電纜鋸斷后應立即對其端部進行臨時性密封。
10. 電纜全長均為直線敷設或聯接用電器可能產生振動時,要在允許的場合設置膨脹環。
11. 一般礦物絕緣電纜無需穿管敷設,而且是有磁性的金屬管時單芯電纜必須同一回路一起穿越。特殊場合必須穿管的不允許單獨穿越。
12. 對于大截面單芯電纜,用于交流電網絡時應采取渦流消除措施,在交變電流作用下,銅護套上會形成橫向渦流,會造成能量損耗。當線路負荷特別大而需要兩組以上的電纜時,可并列排列兩組或多組電纜,但每組之間要留有兩倍電纜外徑的距離,而且每組電纜接線位置應相同。此外,在電纜進配電箱、柜時,為固定電纜需在箱 柜的板面上打孔,同樣為防止電纜在進箱、柜的鐵皮面上產生旋渦,或加墊非磁性材料的隔板固定電纜,一般采用鋁母線或銅母線加工制作、打孔,當采用扁鋼或角鋼制作支架時,這時也應參照上述方法開孔,以防渦流產生。
13. 大截面單芯電纜用于交流網絡時,由于交流磁場的作用,銅護套上會產生感應電勢,如果電纜兩端接地形成回路就會產生與芯線電流相反的縱向電流,而且相當嚴重,消除方法除同回路電纜緊靠一起外,另外也可以使兩根相鄰電纜形成回路來消除。
l 礦物絕緣電纜安裝的注意事項
1. 由于電纜的絕緣材料在空氣中易吸潮,施工時應做好防潮,當發現潮氣進入端部,可剪去受潮段,也可用火焰噴燈直接對電纜受潮段加熱驅潮、直到用500V兆歐表檢測電纜的絕緣電阻達到100MΩ以上才能進行安裝終端和中間聯接器。
2. 在終端和中間聯接器的安裝過程中,要多次及時測量電纜的絕緣電阻值,因安裝時電纜受潮,或金屬碎屑未清除干凈,均可造成絕緣不合格。
3. 電纜的終端應牢固地固定在電纜和電氣設備上,利用銅護套作接地線時,應接地可靠。
4. 礦物絕緣電纜,吸潮以后膨脹成為氫氧化鎂,阻止了潮氣進一步進入。
5. 在橋架T形彎、L型彎、穿越墻洞、電氣豎井、進出配電柜箱等彎曲度大、空間狹小處敷設時要按照工廠安裝說明的彎曲方法和力度進行冷彎,以免在操作中損傷電纜銅護套。
6. 敷設時應在專用的電纜放線架上進行,逐根放線、逐路捆扎、做到橫平豎直。在處理中間接頭、終端頭時要留足操作余量。在穿鋼管及橋架的轉角、分支等處,要按照事先排布好的順序平滑均勻地過渡,避免交叉和重疊,電纜平行敷設時,如有多個中間聯接器,其位置應相互錯開。